【中華百科全書●韓文●四一九學生革命】
西元一九六○年三月十五日,韓國舉行投票,選舉第四任大統領及副大統領。
在投票前,執政之自由黨(總裁李承晚)為確保其候選人李承晚、李起鵬順利當選,密令全國警察及公務員恣行不正投票。
消息外洩後,引起在野黨之非議及學生們零星的抗議。
選舉當天,馬山市發生示威學生與警察衝突而火稍警察機關,被打死傷的不幸事件,是謂馬山事件。
馬山事件的發生,有如火上加油,使反政府示威擴大,行動亦轉趨激烈。
四月十八日,高麗大學示威學生於返校途中遭受「政治流氓」的襲擊,四十餘名受輕重傷,使群眾激憤的情緒達到頂點。
翌日,示威學生一波接一波,前仆後繼地擁向總統府(當時稱「景武臺」)。
警察奉命開槍射擊,造成一百餘名學生死亡的不幸事件。
至此,示威遂變成暴動,並擴及全國各地、各階層。
政府於當日下午一時,宣布漢城一帶的警備戒嚴令;
下午五時,宣布漢城等五大城市的非常戒嚴令,但並未能鎮懾民眾的憤怒。
四月二十六日,李承晚大統領接見數十萬漢城示威群眾的代表,宣布決定辭去大統領職務,因三一五不正當選舉所引起的反政府運動暫告一段落,是謂四一九學生革命或四一九義舉。
(林秋山)
引用:http://ap6.pccu.edu.tw/Encyclopedia/data.asp?id=433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_dmarc.wsky.ink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